百無禁忌誠摯拜訪 歡迎蒞臨指教
心的世界有兩大特質
第一 . 它是 [ 質 ] 的世界 不是 [ 量 ] 的世界
第二 . 它突破空間 超越時間
所謂 [ 量的世界 ] 就是可以數的出來的 一個 二個 三.四.五個......
這是量的世界 而[ 質 ]的世界就不一樣了
[ 質 ] 不受量的控制 它不是可以一個 一個數的 但是它也涵蓋了量
的世界 另外 [ 心的世界 ] 也突破空間 像我們看了五部車的書 它的數
量很多 所佔的空間很大 可是他讀過之後 可以把這些書送人 但是
這萬卷的書已經完全裝在他的 [ 心 ] 中了 同時 [ 心的世界 ] 也超越時
間 不管是什麼時候讀的書 只要讀進去了 它就不受時間的限制 這
可由晚上的作夢 來瞭解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世界 像作夢 我們可以
在現在的年齡 夢到十歲的事情 也可以夢到二十歲 五十歲的情形 而
且我們也可以夢中似已過了很久的時間 從幾天到幾年 但是醒來的時
候 卻發現剛才只睡了一下子 很短的時間而已 所以夢超越了時間 夢
也超越了空間 比如說 我們人在台北睡覺 卻可以夢到台中 夢到高
雄 也可以夢到日本 夢到美國 卻不用移動身體 夢境可以超越空間
所以 夢不會因作夢時間長而夢的多 也不會因作夢時間短而夢的少
夢是一種 [ 質 ] 不是 [ 量 ] 而會讓我們作夢的也是這個 [ 心 ] 這
也可以讓我們瞭解到 [ 心的世界 ] 的兩大特質 所以佛經說一粒沙可
以含藏三千大千世界 一粒小小的芥子 可以裝下整座須彌山 它所
表達的就是 [ 心的世界 ] 像我們讀萬卷書 我們把它讀到哪裡去了
把它藏在哪兒 ?
其實就藏在~~~~我們的心中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其實,「心的世界」--心→heart,
應該是一個認知上的盲點...
習慣上我們所說的心思、心情,其實真正在運轉、思考、感應、知覺的…
是「腦→brain」!學富五車、讀萬卷書、黃粱一夢、南柯一夢…都是裝載、醞釀於「腦」當中,而非文字上美麗的誤會--「心的世界」。
碰巧我最近應某平面媒體邀稿,寫了一篇有關腦能量的文章…
也做了相關的資料蒐集,
其實,人類的腦當中蘊涵了無數難以想像的能量,
然而,一般的人類一生裡面,所能運用的充其量只是這些能量當中的3%~4%…
而且絕大多數偏重在左邊的「知覺腦」(或邏輯腦)…
只有古往今來少數出類拔萃的天才、藝術家,能夠靠著右腦思維(創意腦、性靈腦),把腦能量的運用提升至8%~10%…,例如:曹子建、羅丹、蘇格拉底這類人吧…
事實上,腦細胞的徹底解讀、腦能量的徹底釋放,就是人類超越極限、解開時空之謎的「鑰匙」--想要穿越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就要快過光速,而腦電波就是目前科學家所知,實際存在、唯一能夠超越光速的能量波動,所以有些人能夠在腦電波運轉異常時,跳脫時間、空間限制,預見未來!
只是,人類因為囿於肉體組織的牽絆,封鎖了絕大多數腦能量(97%)的運用、活動,再加上絕大多數人碌碌一生,終身為了求生、享受而偏重左腦的思考和發展,因此離提升腦能量釋放的距離越來越遠…不客氣說一句,這樣子的人生,也許性靈發展的巔峰,充其量也只能到『經文勸化教善、心的世界』一類的階段罷了…
然而,除了發揚真善美的顯性教化之外,其實古今中外許多流傳下來的古老經文,都已經逐漸被發掘出,其中隱藏了大量超越時空限制的奧秘,也許透過特殊的數字陣列,也許透過不同空間、象限的思維模式,跳脫我們既有的認知,用更多的心靈體會、創意發想,找到穿梭時空的關鍵(key)和力量(power)!
從古到今,不少人決心透過「修行」的方式,諸如:苦修、面壁、禪坐、靜思、瑜珈、隱世、煉氣、體術…,來擺脫肉體的束縛、揚棄既有的思維,以求晉升上達天聰、元神出竅的「天人合一」境界,千百年前,道家就已經提出了「無為」思想的理論(無肉體執著之行為)、「元神出竅」的觀念,佛家也孜孜勸人「肉體是臭皮囊」、「涅盤後往西方極樂」的觀念,這當中蘊藏了多麼大的奧秘--鍛鍊精神力、徹底釋放腦能量!
神秀云:
身是菩提樹,心是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!
這就是桎梏於肉體、現實、當下時空的左腦思維,認為人應該把萬卷詩書、五六七八車學識、三千大千世界…「存放」在心(腦)的世界當中,所以要好好保護、清理自己的「資料庫」,莫使蒙塵…但是這個資料庫卻只裝了其中3、4%的抽屜就沒辦法再放了,其他97%的抽屜找不到、也懶得找鑰匙,就荒廢、長蜘蛛網了。
惠能云: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
這就比較跳脫當下的時空限制了,其中可能隱藏了極大的奧秘--無身無心之論,我並不把知識、記憶、技能…存放在自己肉體的腦細胞當中,而是穿越時空,藏放在另一個更廣闊無垠的空間裡…佛能納須彌於芥子,於芥子中現大千世界--因為,佛並不把一切存放在自己的「心(腦)的世界」,而是有更難以計量的多元空間可以妙化運用…隱藏在字面粗淺解釋下的奧秘,其實就是暗示了:運用之妙存乎一心(腦),佛能把一切(須彌)放在芥子(某個腦細胞)當中,而透過腦細胞能量的開發、釋放,解開穿越時空限制之謎(於芥子中現大千世界)!
話說回來,為何古代修行之士講求反璞歸真,把功德圓滿的元神稱為「元嬰」,因為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,嬰幼兒時期,其實是左右腦同樣發達、可同時充分運用,只是在成長階段中,為了既有社會觀念、學習求生技能,才把右腦功能逐漸封閉了,也鎖上了通往多元空間的門戶…因此,修行者才會畢生致力於找回嬰幼兒時期失落的奧秘,以便修成元嬰!
古代的修真之輩期待元神出竅,現代的教育專家、科學家則致力於提倡「全腦開發」的教育模式,因為,唯有這樣,才能跳脫五感、找到第六感,再運用第六感接觸、發掘第七感…如果不能這樣,人類永遠活在五感的當下時空中,而永遠受困於誤以為「第六感→心的世界」,就是終點、至善至美的境界!